027-61001799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聚焦黄陂

黄陂吖 “玩泥巴” 就是不一样...

发布时间:2019-4-15 9:11:25阅读次数:
分享到:

黄陂泥塑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李集、泡桐一带,今为黄陂李家集街道泥人王村。

“北有泥人张,南有泥人王”。泥人王村位于黄陂云雾山风景区深处的山谷中,村子四面重山围合,湾前流水穿过,山环水抱,风景如画。2013年,泥人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黄陂泥塑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的名声大燥是在道光年间王熠父子为归元寺雕刻五百罗汉之后。

归元寺五百罗汉

据悉当初王熠父子在雕刻五百罗汉之时,为了做到每个罗汉神态不一,王熠父子寻找了数百名当地农民,请他们每人捏出一个人脸初胚。父子俩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如此十七载才诞生了如今形态各异的归元寺五百罗汉,流传至今。

俗话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但是泡桐所出的泥菩萨是可以过江的。

相信去过归元寺的人都听说过,在清道光、光绪年间,长江发过两次大洪水,将归元寺全部淹没,但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在两次洪水的浸泡下仍然完好保存下来,这不得不归功于泡桐泥塑的独特之处了。

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其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

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罗汉满堂漂,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可见雕塑工艺之高超。五百罗汉实际上是在泥胚的基础上,刷上一层又一层的桐油、猪血、糯米以及粘土等,刷后凉干再刷,要连续刷一年的时间,然后在泥塑底部掏一个小孔,灌水掏出里面的泥胚,就成了能过江的泥菩萨了。

著名的武当山、木兰山、鸡公山、洛阳白马寺的神像雕塑,也都是出自云雾山泥人王村民间艺人王煜、王胤父子及其后裔之手。

河南白马寺佛像

武当山佛像


上世纪八十年代,泡桐当地创办泥塑厂,黄陂泥塑由此走向世界,在泡桐这样一个小小地方,很多人因为泥塑产业而发家致富。然而曾经辉煌的黄陂泥塑却曾一度走向没落。


那时甚至许多当地人都不曾听说过黄陂泥塑,自从泥塑厂倒闭之后,手工艺人漂泊至世界各地,当时那条街上只有陈友芳老先生一人依旧在坚守。



陈友芳老先生现在在泡桐二中给泥塑课班的孩子们上课,却没有弟子,虽然传承的情况不太乐观,但老先生对未来的路依旧充满希望。


老先生说现在国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看得很重,情况也比以前好很多。




现在武汉市黄陂区成立了黄陂区泥塑协会,入会的人已经有上百人,现有的省级传承人:易厚庆、彭发生;市级传承人:梅俊先、陈友芳、王启新、王水金;区级传承人:萧桂林、陈斌。



曾经黄陂泥塑厂的技术人员梅俊先是现在的黄陂泥塑协会会长,年幼时的梅俊先有空就会跑到寺庙里玩耍,还经常把送子菩萨怀里小娃娃取下来玩,大人发现了,免不了一番教训。


没了玩具,他便照着菩萨捏泥人,兴致高了还会到田地里抠泥巴,带在身上,把路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动物、家具和器皿都变成手中的一件件泥巴玩意。





1973年湖北省美术学院专门在泡桐开泥塑培训班,小有名气的梅俊先参加培训,经省美院专家的点拨,逐渐成为黄陂泥塑骨干。那几年,梅俊先和泥塑工匠共同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用“泥塑担”挑着到各村、各队巡览。





像陈友芳,梅俊先这样一批匠人们用自己的技艺与匠心表达着黄陂民间精神的发展、延续和传承。手艺人的坚持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保护。

李集作为著名的泥塑之乡,农民泥塑大放异彩,连续多年被评为文化艺术之乡,离不开这些传承人的努力,将黄陂泥塑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扬光大,为武汉市在全国打响“黄陂泥塑”的文化品牌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陂泥塑作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本身便具有极其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研究价值。我们只要留住他的根,就能让它生出新时代的枝芽,如此黄陂泥塑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体现它独有的魅力和价值。

现在的黄陂泥塑凭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很大吸引一部分老板回乡办厂。他们以黄陂泥塑为核心工艺转型对接市场需求,开发建材构建,建筑外装,园艺装饰等相关领域,造就了不少成规模的企业。

据武汉瑞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洲介绍,该企业就是以黄陂泥塑的工艺为原型,开发欧式外装别墅,该企业这些年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而壮大,2018年年产值达到4500万以上。


现在当地泥塑相关行业的企业家们,还成立了行业协会,抱团寻求发展,目前行业协会的30多人,分布全国各地,有的产值300万,有的产值500万,有的产值1000万以上。这些企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争取把黄陂泥塑做得更大更强。

有了产业的依托,黄陂泥塑的前景也再次明朗起来。很多散落外地的泥塑艺人都回来了。很多儿时对泥塑感兴趣的年轻人也主动拜师学艺,纷纷加入黄陂泥塑的传承队伍中。

武汉瑞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艺师徐宝介绍,以前到远离家乡的外面打工一年也就七八万块钱,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一年能拿十几万块钱,相当于翻了一翻,家里有什么事还能照顾到。


现在黄陂老一辈的泥塑传承人最期望的就是他们老一辈的精湛技术能被年轻一代传承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黄陂泥塑的队伍里来,唤醒社会大众的关注,感受到黄陂泥塑的魅力,让黄陂泥塑再创昔日的辉煌!